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唐永亮研究员应邀为东华外语学院师生开讲

发布者:外语学院发布时间:2023-06-28浏览次数:274


5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唐永亮研究员应邀为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师生题为“试论战后日本大众社会论的变迁“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日语系主任陈月娥教授全程主持。

唐永亮主讲


陈月娥主持


讲座中,唐永亮老师分三个部分解读了战后日本大众社会论的变迁。首先,唐老师从大众社会的研究理论切入,简要回顾了欧美大众社会论的理论演变历程,并对大众社会的特征进行了精简而深刻的总结,即,中间关系的弱体化、个人关系的孤立化、权力的集中化、文化的画一性和流动性及接触的间接化等。在第二部分,唐老师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脉络分明地讲解了战后日本大众社会论的形成与演变。唐老师认为,日本大众社会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内田义彦、清水几太郎、松下圭一和柴田进午等学者对大众社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20世纪6、70年代,伴随产业社会论、知识社会论、管理社会论、脱工业社会论等新社会理论的出现,大众社会论由于时代的发展、自身缺乏实证性方法等原因而停滞不前。进入80年代,大众社会论复兴,出现了“新中间大众论”“少众论”“分众论”“高度大众消费论”等理论,村上泰亮、山崎正和、藤冈和贺夫和小泽雅子等学者的研究备受关注。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唐老师重点介绍了日本战后大众社会论的代表性思想家鹤见俊辅。在唐老师看来,鹤见思想中的大众文化与丸山真男认为的“低俗”与“颓废”针锋相对。鹤见认为,大众文化是那些自民众日常生活发展而来、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民俗差异性的融合中产生、并由民众自己创造自己欣赏的文化;战后日本大众文化面临的阻碍是不同思想的人不愿意相互合作造成的问题。

在答疑环节,唐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二战之前日本学界是否对大众社会论进行过研究、现在日本的社会学家如何界定日本市民的主体性等问题。本次讲座开拓了我们认识了解日本社会的视野,使我们对战后日本大众社会论的形成与演变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日语学习和日本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发。

本次讲座系东华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第五讲。主讲人唐永亮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处处长,《日本学刊》副主编,曾出版专着和合着十多部,代表性成果数十篇。其专着《中江兆民的国际政治思想--日本近代小国外交思想的源流》获“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第六届专着类一等奖,论文《日本的“近代”与“近代的超克”之辩——以丸山真男的近代观为中心》获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论文类一等奖。


供稿·供图:嵇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