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日本研究中心

发布者:外语学院发布时间:2023-09-19浏览次数:473


东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旨在引导和推动日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拓展日语专业师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提升其研究日本问题的学术水平。本中心一方面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学术平台;另一方面,与国内外学术界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进行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和科学性的日本问题研究。本中心研究领域包括日本思想文化、日本文学、日本语言、日本汉学、日本教育以及日本服饰文化等,中心成员以日语系教师为主体,同时吸纳东华大学其他学院从事与日本问题研究相关的教师,以期形成研究日本问题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中心负责人是陈月娥教授,主要成员有刘瑜教授、王蕾副教授、李薇副教授、张西艳副教授、李凯航副教授、张雅君副教授等。

中心成员主要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1、陈月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凤凰涅槃及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以日本汉字为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一作)。

2、陈月娥:《日本共产党对于“天皇制”的概念形成、嬗变与认识变迁》,人大书报资料复印中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全文转载,20201期(CSSCI,独作)。

3、陈月娥:《日本共产党对于“天皇制”的概念形成、嬗变与认识变迁》,《日本学刊》,2019年第5期(CSSCI,独作)。

4、陈月娥:《日本近代化与汉字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1期(CSSCI,独作)。

5、陈月娥:《日本近代文字改革论中的中国和西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6期(CSSCI,独作)。

6、陈月娥:《近现代日本汉字命运流变探究》,《日本学刊》,2013年第5期(CSSCI,独作)。

7、陈月娥:《何谓“语言的近代性”—评述日本语言政策与语言思想之相关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7期(CSSCI,独作)。

8、陈月娥:《现代语境下的“阿喀琉斯之踵”—《蜗居》与《小镇畸人》的文学伦理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5期(CSSCI,二作)。

9、陈月娥:《明治时期日本政治精英的中国观—以原敬为中心》,《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3期。(CSSCI,一作)。

10、陈月娥:《原敬与国际协调外交》”,《世界历史》,2004年第6期(CSSCI,独作)。

11、陈月娥:《试论原敬对美协调外交思想的原点》”,《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6期(CSSCI,独作)。

12、张西艳:《东传日本的<笠翁十种曲>》,《汉学研究》2021秋冬卷(CSSCI)。

13、张西艳:《<灰阑记>在东西文化中的旅行》,《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CSSCI)。

14、张西艳:《李渔戏曲对日本江户文学的影响》,《戏剧艺术》2020年第3期(CSSCI)。

15、张西艳:《<山海经>东传日本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1期(CSSCI)。

16、张西艳:《<山海经>与日本江户文学》,《浙江学刊》2019年第6期(CSSCI)。

17、张西艳:《日本汉学家森槐南与中国戏曲》,《汉学研究》2019年秋冬卷(CSSCI)。

18、张西艳:《小川琢治的<山海经>研究》,《汉学研究》2016年秋冬卷(CSSCI)。

19、张西艳:《田中谦二的<西厢记>研究》,《汉学研究》2016年春夏卷(CSSCI)。

20、张西艳:《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解读川端康成<山音>中的“梦”》,《译林》2012年第3期(北大核心)。

21、张西艳:《<白蛇传>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演变》,《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北大核心)。

22、李薇:《日本高校研究生未来师资培育项目述评》,《纺织服装教育》,2023年第2期。

23、李薇:《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师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24、李薇:《日本小学“外语活动”探析》,《外国中小学教育》(CSSCI扩展版)2015年第2期。

25、李薇:《日本小学“英语活动”特色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CSSCI扩展版)2012年第9期。

26、王蕾:中日品牌命名特点比较分析.《日本研究》,2013 (独着)

27、王蕾:论宫崎骏动画艺术作品中的回归意识.《艺术百家》(CSSCI), 2014(独着)。

28、王蕾: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错位问题分析.《现代日本经济》(CSSCI),2014(第一作者)。

29、王蕾:Study 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Multimodal Metaphor of Brand Names.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November 20-22,2015(独着)。

30、王蕾:基于多模态隐喻整合模型的品牌名感知-认知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CD), 2017(第一作者)。

31、王蕾:改革开放后日本人中国观的形成与变化——基于日本内阁府《对于外交的舆论调查》的研究.《西南地区日本学的构筑:以日本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实践为中心》.重庆出版社,2011(第叁作者)。

32、王蕾:品牌名隐喻性与消费者偏好对产物线延伸的影响——以海派女装为例.《国际纺织导报》,2018(第叁作者)。

33、张雅君:《构筑于相对世界中的审美艺术—以芥川龙之介作品《罗生门》为例》,《学术论坛》2013年。   

34、张雅君:《<挪威的森林>中的二元空间与都市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

35、张雅君:《雾里看花花非花—评夏目漱石作品的时空感》,《外国文艺》,2012年。

36、张雅君:《从樋口一叶的文学表现看近代日本女性的犹疑与摇摆》,《学术论坛》2011年。

37、李凯航:《明治日本的黄祸论与人种论》,《史林》2020年第2期,被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20820日)转载。

38、李凯航:《明治日本“南进论”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南洋问题研究》第2期,20216月,被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21917日),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917日)转载。

39、李凯航:《森鸥外与明治日本的“黄祸论”》,《历史教学问题》第6期,202012月。

40、李凯航:《田口卯吉における人种论の展开:内地雑居论から黄祸论まで》,《史学研究》(広岛大学文学部),第297号,20179月。

41、李凯航:《帝国的“傲慢与偏见”》,《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228月。

42、李凯航:《“纯血”的诱惑——评小熊英二《单一民族神话起源:日本人自画像》》,《上海书评》(202182日)。

43、李凯航:《符号政治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现代中国学ジャーナル》,201806月。

44、孙攀河:《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与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近代中国》(CSSCI),20152月。

45、孙攀河:《<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异同考究》,《兰台世界》(核心期刊),201312月。

46、孙攀河:《马建忠与1882<朝美修好通商条约>》,《近代中国》(CSSCI),20132月。

二、着作

1、陈月娥:《从文化苦旅到凤凰涅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2、陈月娥:《近代日本对美协调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陈月娥:《愿望与现实: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译着),东方出版社,2002

4、陈月娥:《滑稽的选举》(译着),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陈月娥:《美国文明史》(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张西艳:《<山海经>在日本的传播和研究》,线装书局,2020

7、郑礼琼:《从叙述形态论现代主体的建构与他者的关系——以夏目漱石前、后期叁部作为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1月。

8、郑礼琼:《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第二译者),青岛出版社,200910月。

9、郑礼琼:《夏目漱石作品选》(编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

10、郑礼琼:《应对中国 : 日本经济对策》(译着),青岛出版社,20111月。

11、孙攀河:《路易威登的秘密》(译着),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6月。

叁、项目

1、陈月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汉字问题与语言政策研究》(主持)

2、陈月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日本近代化与语言文字改革—以明治时期的“汉字论”为中心》(主持)

3、陈月娥,国际项目《近代日本文字改革中的中国形象》(主持)

4、张西艳,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子项目(主持)

5、张西艳,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主持)

6、李薇,上海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日比较的角度》(主持)

7、李凯航,201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黄祸论”与明治日本的民族共同体想象研究》(主持)

8、李凯航,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近代日本“琉球学”的成立与展开研究》(19C10255006